今年上半年,姜堰区项目建设加快突破,跨越赶超“进”的动能不断积蓄,交出了令人满意的“期中答卷”。下半年,姜堰区仍要把项目攻坚作为头版头条贯穿始终,激发攻坚担当、展现攻坚作为、追求攻坚成效。
上半年,全区签约亿元项目119个,投资50亿元的中车交通超级工厂、50亿元的国药溱湖医养示范园等重大项目签约。亿元以上开工、竣工项目分别为32个、14个。完成“三比一提升”项目9个,数量、进度分别居全市第2和第1。扬帆创业园邻里中心加快建设。开发区建成中国(泰州)智能应急产业园,推行“总部经济+实体落户”模式,16家企业入驻。溱湖生态经济区立足“四位一体”,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,小杨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。通南经济发展区实现“双脱一增”目标,深入实施“2133”工程,协调推进5个重大项目工程建设。
成绩来之不易,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仍然存在落地的龙头型项目偏少,产业关联度不紧,亩均税收不高等短板弱项。
面对新形势、新要求,我们等不起,更慢不得。对姜堰而言,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,要把项目攻坚作为头版头条贯穿始终,激发攻坚担当、展现攻坚作为、追求攻坚成效。
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提出,要实现项目建设大突破必须厚植“产业强”的底蕴,集聚“科技兴”的要素,提升“服务优”的特质,为全区上下指明了项目攻坚的路径方向。
产业“小而散”是我区经济发展的短板。为此,全会提出,致力招引10亿元以上龙头型、基地型项目,注重导入高产出、高效益的税源项目,加快中来光电、精锻科技、振华泵业产业园建设,打造一批50亿、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。推动中车交通超级工厂等一批旗舰型项目加快落地,源泰电子科技、高压共轨等项目尽早竣工投产,大洋精机、兴科迪汽车智能电子二期等“三比一提升”项目早出形象,确保全年亿元以上项目开工55个、竣工40个以上,“三比一提升”项目20个以上。
没有科技创新的大突破,就难有经济发展的高质量。全会提出,致力创新生态“兴”,发挥智能应急产业园、金博通科技园等载体作用,吸引科技企业、创新服务中心、企业研发中心集聚,推进链式集群发展。完善企业创新需求库,与哈工大智能制造等产业研究院协同攻关,推进上海大学新材料测试中心建设,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。同时,致力人才引留“兴”,致力技改投入“兴”,引进高层次人才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抢抓新基建风口,深化互联网技术、工业机器人等应用,加快推进15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建设,创成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地区。
项目建设的“快见效”,离不开帮办服务的“优机制”。姜堰现有列统工业企业389家、小微企业近6000家,要做好服务必须做到运行监测求“早”,服务走访求“实”,解决问题求“真”,培大育强求“准”,坚持“无事不扰、有求必应”,用足扶持政策,制定工业企业培大育强行动计划,对目标企业精准选择、精准扶持、精准服务,增强企业自豪感、担当感。
把发展任务细化为一个个项目,把项目建设分解到一个个节点,我区正按照系统化思维、项目化推进的理念,致力于做大产业规模、做优产业质量、做强产业实力。我们相信,得益于高质量项目的集聚发力,姜堰必将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。
Copyright C 200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泰州姜才人力资源有限公司
苏ICP备11041650号-5
网安备案号32120402000290
地址: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殷唐路159号 EMAIL:791141620@qq.com
ICP经营许可证:苏B2-20140503 人力资源证: 3212044200001
Powered by PHPYun.